2013年商铺市场供应过剩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0日分享到:
不断攀升的库存使得2013年开发商在商铺市场的推盘有所保留,根据数据推算,全年新增供应面积177.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9%,成交面积178.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8.4%,成交均价为20348元/平方米,增长7.8%。从交易均价走势来看,由于今年2月受普陀内环内商业项目入市影响,均价出现短暂攀升,之后缓步回落。总体来看,商业地产均价波动在1.8万-2.2万元/平方米范围内波动。
今年商铺市场供应高峰出现在3月,为3年内第二高点,供应面积为36.1万平方米,随后出现回落盘整。在高供应量的刺激下,交易量也有出现放量行情,3、4、5月的交易量稳定在16万平方米以上高位盘整。
经过上半年集中放量透支后续供求,经过2个月调整后商铺市场重拾升势,但势头略逊于上半年。交投缓慢爬升,成交均价波幅减小。年底受古北地区社区商铺大量成交均价出现反弹。
从库存来看,由于今年3月出现超高供应,而当月销售并没有出现大幅度放量局面,故出现一次快速飚升,并且创下历史新高。从全年来看,商业地产市场保持供求平衡,因此在创出新高后出现盘整回落的走势。不过,从最高峰到11月仅降低2.4%,因此库存压力仍然巨大。预计明年库存仍会在高位盘整,一旦受大型项目入市影响,库存则会出现再度升高的走势。
业内表示,目前很多地方对大型mall项目特别推崇,都想打造成地标,很多项目甚至连招商都招不满。在经营内容上却毫无新异,经营品牌上则完全雷同,唯一差别只是地段不同。其次,在电商强大的价格优势下,零售业毫无招架能力,这些都是开发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今年商业地产走势并不如其他细分市场那么凶猛,和多方面因素有关。商业地产开发只是项目的开始,项目运营才是真正重头。而商业地产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培养期”,投资回报周期长,并非是一般中小企业所能承受的,这是今年商业投资热度没有上涨的动因之一。通过多年市场历练,中小投资客也具备一定投资理念和经验,社区商业成为重要渠道,而其特点就是面积小,总价低。因此看似市场买卖频繁,但对整体楼市交易面积的推动力却远远不够。这也反映出投资客抗风险意识逐渐增加。
随着城市发展的重心外迁,商业地产需求也会随之向外发展,明年这种趋势会变得更为显著。一方面,土地供应转向外围,另一方面,消费主体也在外迁,尤其是外郊环地区更为突出。而市区土地供应减少,加之拿地成本的高昂使得开发意愿继续降低。
预计明年这种结构性不平衡还会延续。而投资风险较低的社区商铺依然会比
写字楼受小投资者青睐,明年商业地产市场将会有局部性和结构性表现机会。但在商业地产市场供应绝对过剩的情况下开发企业盈利能力将受到考验。明年交易量或将缓慢攀升,而价格上涨会受到抑止,呈现震荡格局。(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