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公告新闻详情页

为构建金融创新体系 中关村PE大厦为入驻机构提供租金补贴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8日分享到:

  这是一幢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看似普通的建筑,却聚集了鼎晖投资、德同资本、英飞尼迪等50余家国内外最知名的一批股权投资机构,这里被视为中关村实现“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希望。

  海淀为自己设定的长远目标

  基本完成涵盖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区域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把海淀建设成为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海淀科技金融的5年目标

  50%

  驻区企业股权投资案例超过全市的50%、全国的15%

  2200家

  驻区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200家

  500家

  股权投资机构达到500家

  5000亿元

  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

  300家

  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达到300家

  “秉原秉鸿”们相继入驻

  去年12月,上海秉原秉鸿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秉原秉鸿”)的办事地点从朝阳区搬进了位于中关村的PE大厦。周边林立的众多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十足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海淀区不断营造的科技金融环境,让他们迅速忙了起来。其投资经理章登军告诉记者,虽然入驻只有几个月,但秉原秉鸿已洽谈了十余家企业。章登军说,“每个星期都能接到20多个融资计划书,即便是一天谈一个项目也忙不过来”。他们目前正在募集第三批名为“秉原吉”的基金,计划募集资金4亿元,重点关注国家大力支持的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章登军坦言,论科技创新能力,中关村比其他区域底蕴深厚。在PE大厦办公不但租金便宜,而且也省去了很多麻烦。因为投资主体主要集中在中关村周边,仅考察中小企业一项,每一周就能省去十几个小时的交通时间。

  秉原秉鸿只是海淀PE大厦中众多投融资机构的一员,为了培育投融资环境,海淀区政府首先想到了“筑巢引凤”——吸引创投机构在海淀安家。

  记者了解到,中关村PE大厦除了免费提供300平方米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空间(即科技金融展厅),统一安排为驻区金融机构提供成果展示、融资路演、会议洽谈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对入驻PE大厦的PE/VC机构还提供三年租金补贴,比例为第一年50%,第二年50%,第三年30%。

  投融资机构数量有了,还要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在海淀发展,发挥科技金融机构之间的集群效应。

  去年底成立的环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生地就是PE大厦。公司总裁柳艳舟除了看中中关村地区的创新活力,更是感受到了海淀区科技金融工作的无形推动力。虽然成立时间仅有几个月,环新创业已经步入正轨。每天都能收到新的融资项目提案,并投资了一家从事脑瘤疾病制药的企业。“海淀区金融办经常组织投融资企业对接会,而且很好地调动了金融中介、担保公司等投融资机构的各方力量,彼此优势互补。”柳艳舟说,“我们在金融办的帮助下,与招商银行形成了有效对接。招商银行把他们的优质客户推荐给我们,作为我们投资的潜力股企业。我们还与海淀区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他们把很多优质中小企业推荐给我们。”

  发布科技金融创新实施意见

  投融资机构数量的激增只是科技金融工作成效的一个方面,如果背后有政府为促进企业上市出台的鼓励政策,有相关部门针对本地区出台的金融工作创新机制,有本地政府针对科技金融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这将是一项“科技金融”的系统工程。

  在工作机制上,海淀区金融办成立了海淀金融创新商会和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协会,两者的服务对象分别是银行和风投机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协会秘书长曾军告诉记者,该协会已有40余家会员单位,协会实现了金融办与风投机构之间的对接,将最及时的科技金融政策传递给投融资机构,并帮助他们与企业有效对接。

  政策方面,记者了解到,继2009年4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着力建设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2010年10月,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首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海淀区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海淀区金融办副主任王圣朋告诉记者,今年2月海淀区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更是明确提出了海淀区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目标与任务。

  “意见提出,要用5年时间,初步形成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以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为支撑,以创新型金融机构为主体,以股权投资、证券、信贷、保险等金融业务综合并用为特色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涵盖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区域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体系建设,把海淀建设成为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并从着力构建科技金融机构体系、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引导金融业务创新、全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和保障措施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王圣朋说。

  多项政策构建金融创新体系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海淀区已经开始稳步着手工作。

  王圣朋介绍说,海淀区的科技金融工作本身具备良好的基础,已经形成较好的科技金融环境,目前关键是资源整合。

  一方面,为了支持海淀区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国家发改委、央行、北京银监局等多家单位都出台了针对海淀区的“专项”举措。如,国家发改委同意,注册在中关村园区的股权投资基金适用国家关于股权投资基金先试先行政策,经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股权投资机构可以向社保基金进行融资;与央行总行征信中心协商,在中关村西区试点设立征信窗口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并与央行营管部签订《推进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并面向企业和银行举办融资培训会议等。

  同时,海淀区也在不断梳理、延续已推出的政策。

  王圣朋说,在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海淀区密集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如针对金融业自身发展,发布了《海淀区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办法》,针对帮扶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发布了《海淀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临时性补贴措施》及配套实施细则等等。可以说,海淀区已经初步搭建一个立体的科技金融工作体系。

  就拿《海淀区促进企业上市支持办法》而言,为了支持海淀园企业上市,海淀区专门建立了促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发布了促进企业服务手册,并对1000多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对17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数据分析,掌握了海淀区上市企业和重点拟上市企业的基本情况。

  海淀区先后对60多家拟上市企业进行了走访,对1000多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对17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数据分析,召开海淀区企业上市培训大会;与启迪创投和深创新等3家机构合作设立了创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近40亿元。举办了多场的PE早餐会,成立5亿元的海淀引导基金等。

  王圣朋指出,海淀区在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过程中还要解决几大难题。首先,海淀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呈现发展不平衡状况,其中银行业发展相对成熟,存在银行独大的问题。担保和保险、券商(投行)次之,其他机构相对较弱,直接融资的发展较为滞后。

  其次,目前企业与银行之间,银行与贷款公司、典当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缺乏企业融资信息的共享平台,金融机构还不能快速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此外,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组织建设缓慢,投融资顾问、信用担保、企业资信评估、科技中介服务等中介机构较少,而且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对此,今年海淀区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将从“构建科技金融机构体系、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引导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通过引进传统型金融机构、聚集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发挥创投引导基金、建立区域科技金融统计分析机制等15项政策,合力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预约看房

点击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