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10月上旬,北京商品住宅仅成交2060套,环比9月上旬下降36%,零成交项目大量存在,而二手房市场成交更是急速下降63.4%。根据业内人士的预计,11月、12月的住宅市场还将持续走低。
与住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用项目投资的持续升温。某网站的数据显示,9月份北京商用项目不论在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上环比均大幅上涨,其中,预售写字楼在成交量和总成交价格上环比上涨超过100%,分别达到119.43%、133.13%,而10月中上旬,北京商业地产市场租售活跃的项目价格持续上调,最高涨幅达到35.32%。
以西直门区域优质写字楼市场为例,随着西环广场、中坤大厦、主语国际中心、华远企业号、枫蓝国际等项目形成的商务群落成熟,该地区租售形势回升步伐加快,需求增加,租金上涨明显,空置率持续下降。
近期包括银河SOHO、远洋·光华国际、世茂·工三、金贸中心等综合体项目都屡见成交大单,其中金贸中心签约上海王宝和集团。
“住宅和商用地产巨大反差的背后,是这两者市场前景的博弈。限购令是造成住宅市场大幅缩水的首要原因。从这次房产新政可以看出政府坚决抑制房价的决心和立场,也加大了住宅市场持续走低的预期。而另一方面,商业地产已连续三个季度持续升温。”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这种市场预期的反差造成住宅市场上大量投资的被撤出,转而投入商业地产,而商业地产也因此成为通胀背景下资金最好的避风港。
DTZ戴德梁行在国庆节的一份研究中曾透露,四季度还将有大量资金注入商业地产市场,从而推动商业地产价值的持续上升。
事实上,相对于住宅投资的常态化,写字楼投资尤其是综合体写字楼的投资一直游走在边缘,随着写字楼市场的回暖,韩建地产、万科等知名房企开始加大商用项目的投入。
陈云峰指出,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它伴随用地紧张而出现,是对城市功能最大化的选择,特别是在北京城市用地日益减少的背景下,综合体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与其相应,它的投资所占比重也会日益上升。
“以金贸中心为例,作为整个二环内唯一规模达到20万平方米的地块,势必要承载更多的城市需求,因此,金贸中心作为综合体形态呈现有其必然性。”他说,之后类似的项目还会越来越多,综合体写字楼很可能成为商业地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争夺焦点综合体写字楼或成商投主流
在限购令的催化作用下,大量住宅投资资金被撤出,转攻商业地产以寻求避险,造就了商业楼市一片火热,其中,综合体写字楼因其众多优势成为投资首选目标。
商业地产已连续三个季度持续升温,第四季度还将有大量资金注入商业市场,从而推动商业地产价值的持续上升。这种市场预期的反差造成住宅市场上的大量投资被撤出,转而投入商业地产,而商业地产也因此成为通胀背景下资金最好的避风港。
综合体写字楼缘何如此受宠?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受益写字楼市场的大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其价值增长点“内外兼备”,成为投资追逐的焦点。首先,从内因来看,综合体是多重业态构成循环商业系统,其内部的写字楼、住宅和商业本身形成一种相互补益的关系,为项目甚至整个区域带来更加旺盛的人气和商气,从而为其价值攀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从外部环境来看,对优质地段的绝对占优是综合体商业迅速走热的重要原因。由于综合体是商圈凝聚力所在,因此往往占据核心地段。
据悉,北京某三大综合体项目屡见成交大单,而占据二环惟一席位、预计11月入市的综合体项目金贸中心更是未开先热,成为投资争夺焦点。
相对于住宅投资的常态化,写字楼投资尤其是综合体写字楼的投资一直游走在边缘,随着写字楼市场的回暖,综合体写字楼也频繁进入投资者视野,投资综合体写字楼能否成为主流开始受到重视。
来源:东方财富网